【全球瞩目】
时隔十年小米手机重回中国市场第一,雷军:无比感慨,还要继续努力
4月27日消息,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7090万部,受到国家补贴政策提振及消费复苏推动,同比温和增长5%,延续了自2024年开启的复苏趋势。其中,小米出货量达1330万部,同比增长40%,时隔十年重回第一,市场份额19%。对此,雷军在微博发文表示:“十年后,小米手机重回中国市场第一。看到这份报告,无比感慨!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对小米的期待。”
商务部等6部门发通知,事关离境退税
据商务部网站4月27日消息,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其中指出,下调离境退税起退点,境外旅客同日同店购买退税物品金额达到200元人民币,且符合其他相关规定的,可以申请办理离境退税。提升退税商品供给水平,指导退税商店根据境外旅客需求,不断丰富和优化商品供给,增加老字号产品、中国消费名品、智能产品、非遗产品、工艺美术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文化创意产品、名优特产、体育用品等优质产品供应。
多地放宽公积金贷款年龄上限,释放改善型住房需求
据梳理,北京、西安、昆明、青岛等地已落地政策调整,将贷款到期年龄上限普遍延长至男性68岁、女性63岁,或法定退休年龄后5年,与国家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协同适配。受访人士表示,此次公积金贷款年龄上限调整,通过放宽借款人年龄限制为延长贷款期限创造空间,在释放住房消费潜力的同时,对银行风险评估与防控机制形成新考验。银行需在政策红利释放与风险底线坚守间寻求平衡,既要落实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的政策导向,也要筑牢高龄贷款业务的风控防线。(证券日报)
【魏氏资讯】
磷酸吡哆醛一水物:维生素B6的百年科学探索
磷酸吡哆醛一水物是维生素B6的活性衍生物,其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维生素B6的发现。科学家早期分离出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三种天然形式,并确认磷酸吡哆醛为生物体内主要活性形态。20世纪中叶,随着生物化学发展,其作为转氨酶及脱羧酶辅酶的角色被揭示,参与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合成等核心生化过程。20世纪末至21世纪,研究聚焦于其化学合成优化及多领域应用拓展,包括作为合成关键中间体、生物催化试剂及临床诊断辅助剂。目前,该化合物已成为生物科技与工业领域不可或缺的活性成分,其发展历程体现了从基础营养研究到精细化应用的科学跨越。
磷酸吡哆醛一水物的生产工艺可精简为以下关键步骤:
原料准备:以盐酸吡哆醇或吡哆醇为起始原料,确保原料纯度。
氧化反应:通过化学氧化(如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或生物催化(磷酸转移酶+醇氧化酶)将吡哆醇转化为吡哆醛。
中间体合成(化学法):吡哆醛与胺类化合物缩合生成席夫碱中间体。
磷酸化:通过酯化反应(化学法)或酶催化(生物法)引入磷酸基团,形成磷酸吡哆醛。
提纯精制:采用重结晶、大孔树脂吸附或反渗透浓缩等技术去除杂质,提升产物纯度。
结晶干燥:控制降温速率使产物结晶,经干燥后获得磷酸吡哆醛一水物成品。
质控包装:全程监测质量指标(如含量、熔点),合格后进行分装储存。
什么是磷酸吡哆醛一水物
磷酸吡哆醛一水物为浅黄色结晶性粉末,无味,熔点140-143℃。20℃时水中溶解度为5g/L,易溶于稀酸呈无色溶液,碱液中显黄色,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苯等有机溶剂。其作为维生素B6活性形式,通过与转氨酶活性中心赖氨酸残基形成希夫碱键,催化氨基酸转氨、脱羧及消旋反应,参与神经递质合成(如γ-氨基丁酸)及血红蛋白生成。需2-8℃避光保存以维持稳定性。
磷酸吡哆醛一水物应用何处
1. 生物医药:主要应用于生物医药科研课题项目开发和生物前沿技术创新等领域。
2. 实验检测分析:生物数据检测分析和数据库模型构建验证;
3. 对外贸易:通过外贸交易或外贸公司出口供应国际科研机构项目开发、学术经验交流和国外终端生物公司生产开发新品。
我们的磷酸吡哆醛一水物
种类丰富:常规现货50000+试剂,种类齐全
规格优势:齐全的包装梯度瓶装、袋装、桶装
质量保障:科研级精湛工艺、技术资料证书齐全
魏氏试剂黄金产品
名称 |
cas号 |
含量 |
库存 |
磷酸吡哆醛一水物 |
41468-25-1 |
98.5~101% |
有 |
硫氰酸红霉素 |
7704-67-8 |
≥755U/mg |
有 |
氟氧头孢钠 |
92823-03-5 |
氟氧头孢87-95.8% |
有 |
茴香霉素 |
22862-76-6 |
99~102% |
有 |
链脲菌素 |
18883-66-4 |
98~102% |
有 |
妥布霉素 |
32986-56-4 |
≥900ug/mg |
有 |
麦芽糖酸 |
534-42-9 |
≥95% |
有 |
去氧胆酸钠 |
302-95-4 |
≥98% |
有 |
硫酸博莱霉素 |
9041-93-4 |
≥1500IU/mg |
有 |
盐酸多西环素 |
24390-14-5 |
95~102% |
有 |
【行业前沿】
国家能源局:2024年全国核发绿证47.34亿个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绿证制度体系已基本建成。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49.55亿个,对应可再生能源电量4.96万亿千瓦时。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电子凭证,由国家能源局按月核发,具有唯一标识代码。制度建设方面,我国已形成以能源法为基础、政策体系为核心、标准规范为支撑的绿证管理框架。2024年6月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上线后,核发效率显著提升,全年核发绿证47.34亿个,同比增长28.36倍,其中可交易绿证31.58亿个。云南、内蒙古等8省区核发量均超2亿个。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2024年全国绿证交易量达4.46亿个,同比增长3倍。交易模式呈现"跨省单独交易为主、省内绿电交易为辅"特征,制造业成为最大购买方,占比约70%。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经济圈交易量合计超2.4亿个,占全国总量50%以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档立卡工作取得突破,累计完成20.07万个项目、14.3亿千瓦装机建档立卡,集中式项目建档率达95%,为绿证核发奠定坚实基础。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中国绿证体系正加速推动能源绿色转型。(来源: 新浪财经)
【医药速递】
中国PD-1单抗安尼可获FDA批准,国际化迈出关键一步
2025年4月24日,中国生物制药自主研发的差异化PD-1单抗安尼可(派安普利单抗注射液)获美国FDA批准上市,成为首个成功闯关美国市场的中国创新药。该药物采用IgG1亚型并优化Fc段结构,在增强疗效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其获批主要基于两项关键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数据:AK105-304研究显示,安尼可联合化疗使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且安全性优异;AK105-202研究证实其对铂类化疗失败患者具有明确疗效。中国创新药国际化进程显著加速。2024年,复宏汉霖的汉曲优(HER2靶向药)、悦康药业YKYY026注射液(带状疱疹预防)、和誉医药ABSK131(实体瘤)、华东医药HDM1005(心力衰竭)等14款产品相继获FDA临床试验许可。药企正通过布局国际多中心试验积累全球认可数据,但面临基础研究薄弱、靶点同质化、跨国试验协调难度大、成本高昂等挑战。尽管海外市场竞争激烈、监管严格,中国药企仍迎来发展机遇。全球医药市场持续增长,尤其在肿瘤、罕见病等领域存在大量未满足需求。中国药企可依托中医药创新及亚洲高发疾病研究优势,结合国际合作拓展全球市场。安尼可的成功为中国创新药出海树立标杆,预示着中国医药产业正加速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魏氏试剂】
湖北魏氏化学试剂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湖北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家专业从事科研分析试剂、生物缓冲剂、氨基酸衍生物、糖酸多糖类化合物、精细化学品、农用化学品、日用化学品和生物催化酶等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出口销售融于一体的高科技现代化民营企业。